第二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本来应该从每一件事做起,应该表扬时就表扬,应该批评时就批评。千万不能想起赏识教育就表扬,想起挫折教育就突然翻脸,这对孩子很不公平,也更不能让他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。我们一定不要为了赏识而赏识,更不能为了挫折而挫折。 发布于2009年08月20日 14:30 | 阅读数(134) 育儿网上优秀的博文 成长的欣宝宝(摘录)应对强势最令我感到意外的是,欣宝宝已经自己总结出一套对付那些强势小朋友的办法了。今天又让我见识了一把。 欣宝宝坐在别人的小车上玩,几个小朋友围了过来,她不高兴地哼哼起来,使劲拨拉别人伸过来的手。我说大家一起玩好吗?她点点头,不再抗议。 有个小男孩攻击性特别强,站在那儿打这个打那个,欣宝宝板着脸大叫道: 不打人! 小男孩吓一跳,但是并没有停下来,手反而往欣宝宝这边扬过来。欣宝宝扯着嗓子叫了起来,震耳欲聋。别看她平时说话秀气得不行,大叫起来那嗓门可够吓人的。 果然,那男孩手是扬下来被我拦住了,可是人却被吓得大哭起来,直往大人身上躲。旁边围着玩的小朋友也吓着了,胆小的也瘪起嘴来,几个大一点的直直看着欣宝宝也不敢动了。 哈,我还真没想到,欣宝宝居然会有这一招。看来这都是战斗中总结出来的招数啊。陈姨说,欣宝宝现在也不是以前那任人欺负的样了,不如她意的,她一样的反抗大叫。只不过不会主动攻击罢了。不过最好的一点是,她一直能讲得通道理的,什么让妹妹了,给弟弟啦,还是颇有风范的。 发布于2009年08月20日 14:28 | 阅读数(197) 育儿网上优秀的博文 成长的欣宝宝(摘录)应对吃饭时玩东西--行为后果笔记看到一个实例,还有徐浩渊博士的分析,真好。 三岁多的小豆子吃饭时要把火车放在餐桌上,爸爸几次要求拿并威胁:不拿开就把火车仍掉。豆子仍把他火车放在桌上。爸爸决定强制执行,一把抓起火车,开门准备丢出去,豆子开始放开嗓门的哭了起来。 妈妈安慰豆子,并给给他解释:饭桌上现在要放东西了,等一会吃完了,可以继续放火车的,我们的规矩是吃饭的时候,桌子上只能放置食物的。豆子依然很伤心的哭着,他爸爸则在一旁很生气地大声责骂。 当妈妈的当时气急了,很想冲过去把其他的火车统统的丢在外面,只有那样才符合她易怒的性格,但在内心提醒自己那样对孩子是更大的伤害。虽然内心很不希望豆子的爸爸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,可是顾虑到他的颜面,也不想在孩子面前争执,就控制自己没有想以前那样和他当面争起来。离开去房间放松自己回来后,一切恢复了平静。 针对豆子妈妈说“我一方面希望孩子有主见,一方面又希望孩子不受伤害。” 徐博士说,孩子也要学会纠正自己错误行为的“主见”,而且,你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顺从孩子的意志,才不会“伤害”他们吗? 她说:在孩子把火车放在餐桌影响大家进餐一事,应该遵守家里的同意规定,即,吃饭时候,桌子上只能摆饭。 孩子这个时候闹,是下意识中在试探他能不能有特权不遵守正常的规定。而且,他心里明白,只要他坚持,妈妈会出来替他说话,要么矛盾转移为你和他爸爸的冲突,要么他可以不守规矩。这对孩子的教育太不利了。大家遵守的这些规矩,他必须遵守。 就像他用手摸火,就一定会被烧痛,他就学会了。也许,他为了你们把火车拿走,大哭、不吃饭。这时候,大家不要去哄他,让他到自己房间哭,不影响大家吃饭。等到他发完脾气,自己要求吃饭再说。这是孩子学习行为规范的基本方式。不用打骂、申斥,该做什么就做什么。他不遵守,承受自然后果:不能和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第吃饭。甚至到他要吃东西的时候,可以告诉他:看,你刚才不吃,现在你最爱吃的鱼没有了。这是他的行为后果。 千万别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表达父母的争执,这是最让孩子感到困惑的。 想起欣也有过要在饭桌上玩东西的时候。 在她一岁七个月时,有次刚坐在餐桌旁,她非要玩刚买回来的牙膏。我们怎么拦也不拦不住,我就干脆让她玩。她拿出来放进去摸来摸去,玩了约两分钟后,就把牙膏放回盒子里递给我。然后就自己拿自己勺子吃起来了。这期间我没有说一句话。 发布于2009年08月20日 14:25 | 阅读数(186) 育儿网上优秀的博文 成长的欣宝宝(摘录)训育第一回合:直面哭闹昨天休息,中饭欣宝宝吃得不错,上半场自己吃,下半场我喂完了才下去玩。晚饭可不行了,自己吃了几口菜就大喊着“吃完了”要下去玩。拦不住她,就只能放她下去。
她自己下去玩还不算,招着手喊“妈妈来”,要我陪她一起玩。我告诉她,饭还没吃完呢,要吃完饭才能玩。欣宝宝不干了,喊着:“妈妈来,妈妈拿碗来”,意思要我端着碗陪她一起玩。我摇头,告诉她不行。陈姨在一旁说,你是说不过她的。果然,欣宝宝再喊几声看到我没动,大声哭了起来,眼泪大滴大滴地流着。
我的心痛起来,很想站起来随她走。可是我的理智告诉我,不能如此了。
我知道,婴幼儿的情绪自我控制是受下丘脑网状结构的直接指挥,受大脑皮层的间接控制、意识的控制。一岁以内的小孩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大哭大闹,这是很正常的。家长应该给予最大的抚慰和最及时的关爱。这样可以促进孩子对父母安全性依恋的形成,让他信赖周围的人,同时形成良好的气质。而一岁以后,就应该逐渐训练孩子行为的自我控制,两三岁以后,逐渐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。因为幼儿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一般在三岁以后会逐渐成熟了。
欣宝宝快两岁了,一些简单的规则得逐步建立起来。我不能在她哭闹时妥协,在她犯错时却又责备她,这不但对孩子不公平,而且也将无法顺利地进行正确的训育,让她心理健康地成长。
|